| 2016年01期 | 标题 | 作 者 | 页 码 | |
|  文学研究 | ||
|  | 论西门庆的悲剧形象和命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李云 | 69 | 
|  | 论薛蝌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孔见,景迅 | 74 | 
|  |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“单亲家庭”现象 ――兼论谭绍闻与王竺生的相似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刘洪强 | 80 | 
|  | 《金瓶梅词话》给予的社会学启示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王伟 | 85 | 
|  | 《生死疲劳》空间隐喻简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王济洲 | 90 | 
|  中国改革发展史研究 | ||
|  | 对山东工作的四条希望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胡耀邦 | 1 | 
|  | 胡耀邦的学习精神及其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启示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郑宁波 | 7 | 
|  | 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形成简论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李聪 | 13 | 
|  夏承焘研究 | ||
|  | 第二届全国夏承焘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钱志熙 | 20 | 
|  | 简论夏承焘的柳永研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姚逸超 | 24 | 
|  | 夏承焘先生早年诗钟活动考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周密 | 28 | 
|  | 日记所见夏承焘与龙榆生交游 ――以《天风阁学词日记》所载书札为中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胡永启 | 32 | 
|  泰山文化研究 | ||
|  | 《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铭》校勘札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衣抚生 | 56 | 
|  | 泰山羊氏的家庭教育及其廉洁家风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刘硕伟 | 60 | 
|  | 泰山景区公共信息视觉导向系统设计应用研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梁斌 | 65 | 
|  民国诗词学研究 | ||
|  | 民国时期日本汉文学期刊《东华》及其相关人物群体考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刘栋 | 36 | 
|  | 试论新旧诗的文体设定与分工 ――以抗战诗歌为核心兼评《诗壮国魂:中国抗日战争诗钞》王贺 | 41 | 
|  | 顾随的抗战诗词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赵林涛 | 48 | 
|  | 《冷社诗集》札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南江涛 | 52 | 
|  语言文字研究 | ||
|  | 颜色词蕴含哲学文化义分析 ――以《全汉赋》为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潘晨婧 | 94 | 
|  | 元散曲中的含彩词语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汪琦 | 99 | 
|  | 明代戏剧唱词中颜色词的总体概况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吴剑 | 103 | 
|  | 论袁枚诗歌中颜色词的语用效应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杨福亮 | 109 | 
|  艺术与文化研究 | ||
|  | 人民共和国初期评弹创作模式研究(1949-1953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解军 | 114 | 
|  | 陈云文艺思想探微:以评弹工作为中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金坡 | 120 | 
|  | 报刊舆论与近代苏州市民意识 ――以《苏州明报》对“史金奎事件”的记载为中心彭志军,谈志娟 | 127 | 
|  教育教学研究 | ||
|  | 教育意图的正确表达:家长影响孩子的一种能力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田锐,曲文迪 | 133 | 
|  |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王志鹏,孙国秀 | 137 | 
|  |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、成就动机与焦虑的关系探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向雅琪 | 141 | 

